滋賀縣民引以為傲的「琵琶湖」,湖泊面積佔整個滋賀縣的六分之一,是日本最大的湖泊;也提供京阪神等地區的民生用水;琵琶湖中有著六座島嶼:「沖島」、「竹生島」、「多景島」、「沖之白石」、「矢橋帰帆島」。
六座島嶼中面積最大的是沖島,其次便是竹生島;另外,沖島、竹生島、多景島是可以登島參觀的。(但是我記得有季節跟人數的限制,想去的人建議先做好功課)
能登島參觀的三座島嶼中,竹生島隸屬於滋賀縣長濱市(跟我當時所居住的彥根市,中間隔著一個米原市,但是也滿近的),想要登島可以從長濱市的長濱港搭船,也可以從彥根市的彥根港搭船前往。(沒記錯的話,長濱港的船,班次會比較多)
日本滋賀縣長濱市---竹生島
由於需要在出發的港口先買好來回的船票,每個人的登島時間是有限制的;一趟只能在島上待大概70分鐘。
因此這一篇文章的照片也不會太多。(顧著逛了,沒什麼拍照)
因為距離我去的時間真的有點久了,很多細節記得不是很清楚;竹生島上有一個日本國寶的「唐門」(一種使用名為「唐破風」的風格的,日本城堡、佛寺、神社等常見的入口建築);但是我不太記得是不是以下這張照片了。
登島後,首先來到「寶嚴寺」參拜。
傳說寶嚴寺是日本太陽神「天照大神」託夢給「聖武天皇」(日本的首都曾多次搬遷,簡單來說是:首都奈良(奈良時代)→首都京都(平安時代到德川幕府結束)→首都東京(明治天皇以後);聖武天皇是奈良時代的天皇)說,只要建立這座寺廟,就會國家安泰、五穀豐收、萬民豐樂。
寶嚴寺中供奉的是「辯才天」。
辯才天是日本神話中的七福神之一;掌管水、音樂、財富的女神。(辯才天的「才」字,日文中也是音同「財」)
另外,辯才天在日本各地都有供奉,但是寶嚴寺中的是日本三大辯才天之一。
從寶嚴寺出來後,一邊閒晃、一邊往龍王拜所的方向移動。
龍王拜所的正式名稱其實應該是:「都久夫須麻神社 龍王拜所」;神社中供奉的是掌管雨和水的八位龍神。
神社中最有名氣的,是丟陶瓷小碟子(類似日本NHK的大河劇中,戰國時代的武士們喝酒用的碟子)的活動;丟碟子相傳是起源於戰國時代,武士們在出陣前將酒杯丟到地上,祈求在接下來的戰爭中獲得勝利;後來,戰國時代結束進入到江戶時代之後,變成了庶民的娛樂。
現在神社的丟碟子,則是祈求消災解厄。(因為碟子是付費購入的,所以什麼時候去都可以進行;大概啦。)
之後時間也差不多了;啟程,回彥根!